馒头包子 栏目内容
-
地域馒头的制作工艺区别及馒头常见问题分析
- 地域馒头的制作工艺区别及馒头常见问题分析
-
70794
-
2018-09-18
-
地域馒头的制作工艺区别及馒头常见问题分析
-
馒头是中国人的主食,馒头粉能占到全部面粉产量的60—70%。但由于中国地理面积大,气候、生活习惯差异较大,所以馒头的制作工艺对馒头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,形成了品种多样的各式馒头。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北方馒头、南方馒头。按制作工艺又可分为一次发酵、二次发酵、老面发酵等几种。
-
https://dimsum.angelyeast.com/upload/images/2018/9/1895525386.jpg
-
馒头是中国人的主食,馒头粉能占到全部面粉产量的60—70%。但由于中国地理面积大,气候、生活习惯差异较大,所以馒头的制作工艺对馒头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,形成了品种多样的各式馒头。
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北方馒头、南方馒头。按制作工艺又可分为一次发酵、二次发酵、老面发酵等几种。
南方馒头主要分布在广东省、福建省、广西省的部分地区,其特点主要是加糖等辅料多,组织细腻、口感好,北方馒头主要分布在除食用南方馒头以外的中国广大地区。
一次发酵工艺简单,操作方便、快婕,在工业化生产、实验室制作常采用此法。二次发酵、老面发酵工艺较复杂,制作时间长,不易掌握,但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芳香风味,因此在广大农村、家庭生活所采用。
下面就实验室用一次发酵法制作北方馒头、南方馒头做一介绍。
一.北方馒头制作工艺:
面粉(100%)
酵母(0.6-1%)
泡打粉(0.5%)
水(44-50%)→和面→分割成型→发酵(温度36-38℃,湿度70%左右)→蒸→出锅
二.南方馒头制作工艺:
面粉(100%)
酵母(0.8%)
泡打粉(0.8%)
糖(20%)
水(42-50%)→和面→压片→成卷.分割→发酵(温度36-38℃,湿度70%左右)→蒸→出锅
三.操作技术要点:
北方馒头所用的面为中筋粉,面筋含量26-31%,所用小麦主要有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等地,和面面团表面和光,发酵时间为40分钟,100g的面团蒸制15分钟左右。
南方馒头所用的面粉为低筋粉,面筋含量20-24%,所用小麦主要有苏红麦、白软麦、美白麦、澳软等,压片时压至面片表面光亮,刀切分割时速度要快,保证切口整齐,发酵50分钟左右。
四.馒头常见问题分析:
1 馒头缩死问题
馒头缩死是指馒头在蒸制过程中,关火以后出现收缩的现象,俗称“鬼捏馍”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,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关火以后,馒头内外压力不均衡造成的。
1)馒头在发酵过程中,酵母产生CO2气体,但馒头本身并不能把这些气体完全保持住,一部分气体要向馒头外逃逸,当产气速度大于逃逸速度时,馒头胚就就慢慢发起来。当蒸制的过程中,蒸锅内外都是一个大气压,馒头内气压也要保持一个大气压,根据PV=nRT定律,馒头体积要膨胀,同时馒头体内的CO2要逸出,水汽和水蒸汽要产生,在馒头蒸制过程中,CO2气体大部分逐渐被水汽和水蒸汽所替代,馒头内的气体实际上成了水蒸汽、水汽、CO2气体、空气的混合物,当停止加热以后,馒头内温度下降,部分水蒸汽和水汽凝结成液态水,当馒头皮的通透性不是太好时,外界气体来不及补充由于水蒸汽和水汽凝结所造成的体积损失,造成气压骤降,低于外界的一个大气压,馒头在这种压力差的作用下开始收缩,当馒头皮通透性较好,或因表皮有缺陷漏气时,馒头就不会收缩。筋力高的面粉因其面团的网络结构较好,馒头皮透性差而易收缩。
2)面粉的面筋蛋白组成不均衡。
3)未经熟化的面粉和新麦磨制的面粉。
2.馒头皮心分离
1)有些馒头出锅后,有皮与心分离的现象,一般是由于发酵过度所致。因为馒头粉中其蛋白质质量不是很好,当发酵过度时,其蛋白质网络变弱,入锅时剧烈膨胀,馒头内部各种气体聚集一起,蛋白质网络支持不住,就会在馒头皮层部发生分离现象,控制发制程度来解决此种现象。
2)小麦储存时间过长。
3)延弹比不适合,延伸性太小。
3.南方馒头不起个,组织较粗糙问题
在制作南方馒头时,由于要加入20%的糖,而糖又能起到一部分乳化剂的功效,所以一般内部组织气孔很均匀、细腻。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,为了节省成本,加糖量降到5%左右,仅靠面粉本身的作用,气孔就会比较粗糙,解决这个问题,用乳化剂CSL-SSL会起到很好的作用。馒头不起个,主要是因为现在南方馒头粉生产中,多搭配苏红麦,而苏红麦面筋含量22%左右,蛋白质中麦谷蛋白含量高,麦胶蛋白含量低,蛋白质网络形成不完全,持气性能差,所以不起个。解决此类问题其一是搭配软质麦,来平衡麦谷蛋白与麦胶蛋白的比例,其二用乳化剂CSL-SSL,利用其搭桥作用(作用机理见CSL-SSL说明),充分形成蛋白质网络,增加持气性,起个大。
五.馒头粉的用粉要求
1.北方馒头:
面筋含量26-32%;稳定时间2-4min;降落数值300-400s;延伸性135mm;抗延伸性300Bu左右;弱化度<120Bu;白度一般。
2.南方馒头:
面筋含量20-24%;稳定时间<2.5min;降落数值300-400s;延伸性135mm;抗延伸性300-500Bu;弱化度<40Bu;白度要求较高。
-
馒头是中国人的主食,馒头粉能占到全部面粉产量的60—70%。但由于中国地理面积大,气候、生活习惯差异较大,所以馒头的制作工艺对馒头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,形成了品种多样的各式馒头。
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北方馒头、南方馒头。按制作工艺又可分为一次发酵、二次发酵、老面发酵等几种。
南方馒头主要分布在广东省、福建省、广西省的部分地区,其特点主要是加糖等辅料多,组织细腻、口感好,北方馒头主要分布在除食用南方馒头以外的中国广大地区。
一次发酵工艺简单,操作方便、快婕,在工业化生产、实验室制作常采用此法。二次发酵、老面发酵工艺较复杂,制作时间长,不易掌握,但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芳香风味,因此在广大农村、家庭生活所采用。
下面就实验室用一次发酵法制作北方馒头、南方馒头做一介绍。
一.北方馒头制作工艺:
面粉(100%)
酵母(0.6-1%)
泡打粉(0.5%)
水(44-50%)→和面→分割成型→发酵(温度36-38℃,湿度70%左右)→蒸→出锅
二.南方馒头制作工艺:
面粉(100%)
酵母(0.8%)
泡打粉(0.8%)
糖(20%)
水(42-50%)→和面→压片→成卷.分割→发酵(温度36-38℃,湿度70%左右)→蒸→出锅
三.操作技术要点:
北方馒头所用的面为中筋粉,面筋含量26-31%,所用小麦主要有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等地,和面面团表面和光,发酵时间为40分钟,100g的面团蒸制15分钟左右。
南方馒头所用的面粉为低筋粉,面筋含量20-24%,所用小麦主要有苏红麦、白软麦、美白麦、澳软等,压片时压至面片表面光亮,刀切分割时速度要快,保证切口整齐,发酵50分钟左右。
四.馒头常见问题分析:
1 馒头缩死问题
馒头缩死是指馒头在蒸制过程中,关火以后出现收缩的现象,俗称“鬼捏馍”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,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关火以后,馒头内外压力不均衡造成的。
1)馒头在发酵过程中,酵母产生CO2气体,但馒头本身并不能把这些气体完全保持住,一部分气体要向馒头外逃逸,当产气速度大于逃逸速度时,馒头胚就就慢慢发起来。当蒸制的过程中,蒸锅内外都是一个大气压,馒头内气压也要保持一个大气压,根据PV=nRT定律,馒头体积要膨胀,同时馒头体内的CO2要逸出,水汽和水蒸汽要产生,在馒头蒸制过程中,CO2气体大部分逐渐被水汽和水蒸汽所替代,馒头内的气体实际上成了水蒸汽、水汽、CO2气体、空气的混合物,当停止加热以后,馒头内温度下降,部分水蒸汽和水汽凝结成液态水,当馒头皮的通透性不是太好时,外界气体来不及补充由于水蒸汽和水汽凝结所造成的体积损失,造成气压骤降,低于外界的一个大气压,馒头在这种压力差的作用下开始收缩,当馒头皮通透性较好,或因表皮有缺陷漏气时,馒头就不会收缩。筋力高的面粉因其面团的网络结构较好,馒头皮透性差而易收缩。
2)面粉的面筋蛋白组成不均衡。
3)未经熟化的面粉和新麦磨制的面粉。
2.馒头皮心分离
1)有些馒头出锅后,有皮与心分离的现象,一般是由于发酵过度所致。因为馒头粉中其蛋白质质量不是很好,当发酵过度时,其蛋白质网络变弱,入锅时剧烈膨胀,馒头内部各种气体聚集一起,蛋白质网络支持不住,就会在馒头皮层部发生分离现象,控制发制程度来解决此种现象。
2)小麦储存时间过长。
3)延弹比不适合,延伸性太小。
3.南方馒头不起个,组织较粗糙问题
在制作南方馒头时,由于要加入20%的糖,而糖又能起到一部分乳化剂的功效,所以一般内部组织气孔很均匀、细腻。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,为了节省成本,加糖量降到5%左右,仅靠面粉本身的作用,气孔就会比较粗糙,解决这个问题,用乳化剂CSL-SSL会起到很好的作用。馒头不起个,主要是因为现在南方馒头粉生产中,多搭配苏红麦,而苏红麦面筋含量22%左右,蛋白质中麦谷蛋白含量高,麦胶蛋白含量低,蛋白质网络形成不完全,持气性能差,所以不起个。解决此类问题其一是搭配软质麦,来平衡麦谷蛋白与麦胶蛋白的比例,其二用乳化剂CSL-SSL,利用其搭桥作用(作用机理见CSL-SSL说明),充分形成蛋白质网络,增加持气性,起个大。
五.馒头粉的用粉要求
1.北方馒头:
面筋含量26-32%;稳定时间2-4min;降落数值300-400s;延伸性135mm;抗延伸性300Bu左右;弱化度<120Bu;白度一般。
2.南方馒头:
面筋含量20-24%;稳定时间<2.5min;降落数值300-400s;延伸性135mm;抗延伸性300-500Bu;弱化度<40Bu;白度要求较高。
-
馒头包子 低糖干酵母 高糖干酵母 半干酵母
-